曲票网>历史>清穿之敬敏皇贵妃 > 台湾之乱 简直比话本子还要精彩
    说起台湾郑家,初瑾直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听阿玛说起时的表情,惊愕的嘴里能塞下一个鸡蛋。

    这郑家种种,简直比话本子还要精彩。

    郑经乃是郑成功长子,娶的是兵部尚书唐显悦孙女,按理说是门当户对,唐氏虽端庄娴静,但与郑经关系不过尔尔。

    这世道的高门嫡子向来都是左拥右抱的,若他瞧中了哪个女子,说不准唐氏还能主动帮他纳妾,可谁知道郑经竟与幼弟乳娘有染,还生下一个儿子来。

    满人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,这等事也就满人未入关之前常见,汉人向来以“礼义仁孝”治天下,自然不会允许这等事情发生。

    郑经也明白其中的道理,可感情却由不得人控制,他爱陈昭娘爱的是死去活来,等着儿子生下来之后,想着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,这才把这件事告诉父亲郑成功。

    还未等郑成功安置这孩子,就已经有人闹开了,说郑经与陈昭娘这是□□。

    这话一出,还了得?

    郑成功可是做大事得人,当断则断,只下令将这孩子报给唐氏养着,去母留子。

    郑经可舍不得,瞒着郑成功偷偷救下陈昭娘。

    纸包不住火,这件事叫唐氏知晓,唐氏祖父替孙女出头,致书一封与郑成功,信里头说了些什么旁人无从知晓,但郑成功却是怒从中来,只下令要杀了儿子郑经与庶长子郑克臧,甚至连妻子董氏也不放过。

    众人劝诫,直说斩杀陈昭娘与郑克臧就行了,郑成功不答应……一时间闹得是沸沸扬扬,紧接着他又听说父亲郑芝龙在京城去世,永历帝朱由榔在缅甸遇害,怒火攻心,撒手人寰。

    郑经一看老子都不在了,自然松了一口气,可他那时候尚在厦门,他的叔父郑袭准备继位,自称“招讨大将军世子”,想要夺回自己的位子。

    这几年的内乱给了皇上机会,将郑经逼退台湾。

    若说当年的郑氏一族闹出天大的笑话,如今只怕也是惶然不可多让。

    当初陈昭娘所生的庶长子郑克臧已经长大成人,是郑经心目中的继承人,但郑经的母亲董氏不喜郑克臧,更厌弃陈昭娘,自不会答应郑克臧继承王位的。

    况且唐氏又不是没有儿子?

    她所生的儿子郑克塽乃是嫡长子,按理说是该名正言顺成为下一任延平王的,只可惜,年纪却是太小了点,只有十二岁。

    台湾,只怕难得太平啊!

    初瑾只觉得话本子果然都是来源于生活的,台湾郑氏一族当真是为谱写话本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
    果然被她猜中了,当皇上听闻郑经妻子董氏害死郑克臧,台湾动乱不已后是心情大好,甚至连太皇太后与朝臣请他册立皇后时,他也有了借口——如今台湾未定,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朕如今没有心思去思量后宫之事。

    这话一出,就是太皇太后都不好再说什么,毕竟册立大清的皇后虽重要,却没有老百姓重要。

    这种话自不会传到了后宫来的,六宫中的妃嫔大多都是出生不凡,一个个是使出浑身解数来,想要在皇上大封六宫时晋一晋位份。

    转眼间天气就渐渐暖和起来,初瑾也换上了春裳,只觉得脚下的步子都轻快不少,人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,只商量着在院子里种上几株葡萄藤,等到了夏日坐在葡萄藤上喝茶说话倒是惬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