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票网>仙侠>天下不染 > 13章:旧怨 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
    13章:旧怨

    冯太后今日并未盛妆,她的脸上甚至少见地露出一丝疲态。但冯太后执政多年,成年累月积攒的威压早已揉碎在她风华犹存的容颜里,刚与柔并济,这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不敢有丝毫的轻忽。

    瑶芳阁早已收拾妥当,这座水榭三面含风,一面向着湖光水色,纱幕轻垂,香烟袅袅,布置得精巧又舒适。

    冯太后屏退所有闲杂人等,品着元徵亲手煮的茶,寒喧道:“都说先帝偏心,哀家也这么认为,这处宅子春夏秋冬一步成一景,还是你这里让人舒服。”

    “太后娘娘何出此言,先帝若真疼爱儿臣,早早将儿臣打发到封地,做个闲散王爷岂不好,偏要将儿臣拿着家国道义拴在这里,日日令儿臣戰戰兢兢,如履薄冰,恐怕先帝这不是偏心,而是不怀好心罢。”

    这是心中有怨,冯太后罕见地没有指责他对先帝的不敬,而是望着远处的波光碎芒道:“有时候哀家也怨先帝,丢下这一摊子事留给哀家一个女人,本是柔弱妇人,硬是被逼成如今这幅人见人怕的模样,又何尝是哀家的初衷呢。”

    这是冯太后一惯所向披靡的柔情攻势,一个女人不怕她厉害,但像冯太后这样的既刚且柔,令人不知不觉就会放下戒心的手段,元徵也不是头一回领略。他往冯太后杯中续了杯茶,并不打算拐弯抹角,“娘娘何出此言!陛下虽淘气些,但娘娘多年教导有方,陛下渐有明君之姿,只是朝中总有那么几个刺头怂恿,孩子大了,难免心急些,本王身为王叔,又怎会和一个孩子计较!娘娘多虑了!”

    冯太后饮了口茶水看过来,那双睿智的眼晴仿佛要把人心看穿,“这些年你替我做下不少事情,担过不少污名,有些事你凭着本心,有些事你违着良心,但不论哀家要你做什么,却从没让我失望过,你……恨过哀家吗?”

    恨过吗?元徵在也问自己,今日冯太后明显要一个交心之言。他顿了顿,摇头道:“娘娘心怀宽广,儿臣今日便说句掏心话,恨与不恨都已成过往,英雄从来只以成败论,我想如今恨我怕我的人早已多过当初我所恨所怕之人,这便值了!”他饮下杯中的茶,释怀地笑了笑:“陛下是个有所抱负的孩子,即便让我为难些,还不至于生恨。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诚恳动人,冯太后却已从这几句话中甄别出他真正的心思。“我知你对哀家有怨言,宏儿年少耳根子软,这回的事让你受惊了。”冯太后将桌案上的东西往他面前推,“收好了,是你的谁也夺不走,有哀家在一日,看谁敢放肆!”

    元徵看着面前的抚军大将军印信,并没有去接。这算什么,是替皇帝缓颊来了吗?还是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!

    他起身向临水的那面欄干立定,颇有几分感慨道:“当年我母妃被害,我曾怨过娘娘,若娘娘当年肯伸出援手,她未必会年纪轻轻就身陨,后来我年岁渐长,见识过人心鬼谲,也曾身处人间地狱,更有身不由已之时,便也释然,这世上只要人心有欲望,便永远无法止住纷争。”他转身望向冯太后,言辞恳切道:“也许娘娘并不相信,但我的确对这个河间王,甚至这个抚军大将军毫不恋栈,权欲是毒,最害人心,我之所求,并不在此。”

    冯太后怔愣住,这样坦荡的元徵令她有些陌生,那个嚣张又睥睨天下的河间王,今日所言闻所未闻,冯太后满腔的劝慰之词全堵在心上说不出口。可他的真话谁人能信?就连她自己都存着犹疑。

    “老七,皇帝做错了事,哀家已将他责罚,你若真辞了这印信,哀家孤儿寡母将来谁来扶持?”

    “娘娘,您此刻心中一定还存着疑虑吧!”元徵仿佛对冯太后的心思了然于心,并还当着人的面戳破了。他道:“凌宵阁之所以得先帝信任,也许娘娘早已猜到原因,先帝在时,将凌宵阁设为暗门,成为先帝独立于朝堂之外的一股隐秘势力,专行见不得光之事,但先帝临终前甚觉不妥,我受先帝之托,暗中接管凌宵阁,也是慢慢在使其回归于江湖;王昌之事始发,娘娘默许凌宵阁被其他势力一夜之间屠尽,我若还恋栈权力,当初只会替凌宵阁撑腰到底,对动手之人连根拨除,可娘娘您看我并未如此,师兄远走天涯,凌宵阁就此没落,这件事只是折了个刑部侍郎而已,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什么吗?”

    冯太后久久无语,这些的确都是实情,元徵毫不留情地指出她的私心,并未引起自己的不快,反而因这些真话让她一早积累的郁心稍微得以宣泻。

    她起身行至元徵身边,重重地叹气,“老七,哀家老了,半生辛苦,有多少事身不由已,哀家只想将来交到宏儿手上的是一个河晏海清的江山,能有面目见先帝而不惭愧,你的心思哀家明白,但眼下南人还虎视眈眈,哀家需要你,不许这个时候撂挑子。”

    冯太后搬出家国道义来,元徵便没再辩驳什么,话已至此,一个挽留的心苦心昭昭,一个坦荡得自然迢迢,话题到此便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冯太后的心情再度沉郁起来,本以为是一出将相和,却没料到这个狡猾的小子将了她一军,真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!冯太后揉了揉额角,自瑶芳阁出来吹了会风。

    她沿着湖上的九曲迴廊慢慢赏景,小荷早已撑起碧伞,波光连天、碎金点点,冯太后行至湖心,仿佛只是随口道:“听说你府上来了位南朝琴师?”

    “又是哪个在太后娘娘跟前嚼舌根呐!”元徵没否认,很坦率地顺着冯太后的话道:“此人确实来自南朝,琴技卓绝,娘娘知道,儿臣也就这点子爱好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老大不小了,这些年是哀家耽搁了你。”冯太后一语点破,仿佛来了几分兴致,“能得你夸一声,想来的确是个出挑的,不若将此人唤来,让哀家瞧瞧。”

    元徵对冯太后的心思心知肚明,倒也没想将穆菩提掖着藏着,他大方地吩咐人去请穆菩提来。

    瑶芳阁又添了新茶,鲜花果子时令小点摆在几案上,冯太后与元徵一人一案,穆菩提一袭素衣,背着桐木琴缓缓向瑶芳阁行来。